当前位置: 首页 > 陈晓华 > 本市信息 > 游童年“百草园” 跨时空对话“鲁迅”——记温州市陈晓华名校长工作室第8次活动

游童年“百草园” 跨时空对话“鲁迅”——记温州市陈晓华名校长工作室第8次活动

浏览量:2619|发表日期:2021-11-07|来自:

“教育根植于爱”。11月2日和3日,在鲁迅诞辰140周年之际,陈晓华名校长工作室联合华伟中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追寻着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步伐,走进绍兴市鲁迅小学,一起研读鲁迅先生“立人”的教育思想。

 


11月2日上午,工作室的成员们一起参加了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在和畅堂校区三味楼四楼报告厅举行“夕拾杯”名优教师教学专场(数学学科)展示活动。

洪侃老师执教的《用除法解决问题》始于学生自编应用题,基于“包含除”的知识经验,感悟“植树问题”的根源。巧妙地将二年级的知识与五年级的知识联结起来,学生最终明白“植树问题”原来是将“平均分”的问题进行了改造而来的。整节课围绕学生作为主体,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来提问,在学生不断的反馈中来探索除法的奥秘。


之后,由高颖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从三大版块来展开:认识钟面、认识时间、练习与实践。通过“我说你拨”让学生自己来拨整时,亲身体会到钟表转动的奥秘,对于时间的认读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整节课课堂气氛热烈,尤其是学生扮演修表小师傅这一有趣设计,将课堂推向高潮。

下午,由鲁迅小学的两位语文老师为大家带来两堂别出心裁的语文课。

第一节是由金毅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短篇小说《故乡》。金老师朴实、幽默、轻松的教学风格,具有极强的亲和力。金老师从《少年闰土》文本语言的时代性入手开始学习,在古今比较、联系生活、借助图片等形式中解词释意,形式多样,教学轻松自然。然后借助插图贯穿课文内容概括和少年闰土形象感受。通过图文比较,关注鲁迅语言文字的表达,在文字的表达中感受闰土可爱朴实、聪明机灵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同时还利用插图,引导用小标题概括闰土向“我”讲述的新鲜事。利用插图感受静谧的画面,指导朗读,引导背诵。在一定意义上为大家也提供一个活用插图的典型教学范式。

第二节是由缪静老师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整堂课体现“以学为主”的理念。课前预学,了解课文内容。课始根据孩子的板书引导他们精确概括小标题,孩子们在合作交流中收获学习。在探究鲁迅形象时,从扶到放,以预学单的形式协助孩子先一起学习笑谈“碰壁”的故事,然后自主选择探究学习“谈《水浒传》”和“喜放花筒”。感受鲁迅笑容背后的不同意义,感受他的多面性。整堂课还有一个特别的亮点,就是课前的短视频,以时尚的元素呈现鲁迅这个偶像,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通过一堂课的学习,鲁迅先生不光是老师的偶像,慢慢地也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偶像。

 


11月3日,在学校童侠副校长的带领下,学员们参观了鲁迅小学的朝花楼、三味楼、天使馆、百草园等,充分感受了鲁小的“立人”文化。学员们在百草园驻足许久,百草园”内的设计让每一面墙都会“讲故事”,让每一块石头都来“说出”鲁迅的秘密,让每一棵树都“诉说”鲁迅与植物的情感,让每一片风景中都能寻觅鲁迅的“足迹”。 大家深深感叹鲁小校园书香气息浓郁,处处彰显鲁迅文化。


随后,学校总校长王慧琴为学员们带来讲座《以为“立人”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发展》。王慧琴校长从构建弘扬和实践鲁迅教育思想的“立人”园;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园;构建孩子健康成长的“童趣园”三个方面介绍鲁迅小学一直以实践和弘扬鲁迅的“立人”教育思想为己任,充分尊重关爱儿童,重视发展儿童个性,构建起完整的“立人”教育文化。更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为我们展示了鲁迅小学在培养学生成为“独立、独特、独创、 独秀”“四独”儿童时所作的努力。


最后由温州市名校长陈晓华做总结发言,她认为鲁小弘扬鲁迅的“立人”教育思想为己任,构建完整的“立人”教育实施体系,睿智的王校长将鲁迅文化与现代教育信息无缝对接,生成鲁小教师那一份灵动、锐利、大气的独有涵养。生成鲁小学生那一份自主自强,自立自信,灵气、活力、激情的独有气质,生成了鲁小独一无二鲜活的教育样本。


省特级教师华伟中校长对鲁小的“立人”教育思想的落实到位赞不绝口。他更是指出工作室学员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关注学生未来成长,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走进鲁小教室,学习鲁迅小学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科学评价、德育工作和教育科研,以及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学校建设等先进理念和先进做法。华特的指导和点评给予了工作室学员殷切的希望,同时更加明确学员今后的努力方向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本次工作室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教育思想在碰撞中砥砺,在交流中升华,让我们在从中吸收教学之精髓,博采众长,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