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塘河畔,问道罗山下。12月24日温州市刘毅送教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云端,参加“罗山·塘河缘”教育高峰论坛暨第九届瓯海教育课改论坛初中英语专场活动。此次活动由温州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和瓯海区教育研究院主办,瓯海区教育研究院附属初中塘下校区和瓯海区公立艺术学校协办。
刘毅“名师送教”工作室的成员在各自的岗位进行线上学习
首先聆听了荣获2021年温州市教学研究课题一等奖的瓯海区初中英语学科重点课题《区域推进初中英语阅读中文学类体裁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报告。瓯海区实验中学的胡笑鸥老师回顾了课题缘起,梳理研究足迹,分享阶段性研究成果,畅聊深化研究途径。胡老师提到,一路探索收获了累累硕果——夯实了基础课程教育,规范了拓展课程实施,保障了整书阅读开展,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课题成果将继续服务于瓯海区初中英语的文学教学,让教学充满文学趣味,滋养学生的心灵。
接着瓯教院附中塘下校区的张梦思老师呈现了The Twits Chapter5-8读中推进课。本节课在学生已自主阅读原著并借助教师设计的Reading log梳理故事内容后的基础上展开。张老师以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like?这两个问题作为导入,邀请学生扮演Mr Twit/ Mrs Twit并做介绍,开场就充满趣味。接着张老师围绕Chapter 5-8中的关键内容the four tricks设计课堂任务,在梳理了the four tricks的细节信息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讲述Mr Twit/Mrs Twit的行动或反应。在展示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绎最喜欢的章节内容。在“读”与“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用表演和模音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生难词的意思;学生全情投入,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对原著的解读,体会整书阅读带来的快乐。
瓯教院附中塘下校区英语组教研组长林晓蒙老师带来了题为《初中英语原著整书阅读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主题交流。让我们了解了该课程以阅读本身带来的益处与培养学生水滴石穿精神的方塘文化为背景,林老师通过实例从补充学生课外阅读量、了解西方文化、完善思维模式、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四大目的出发,将罗尔德·达尔的系列原著故事与改编剧本作为课程内容,设置了导读课、自主阅读、读中推进课、班内成果展示课和英语节成果汇报课等不同课型。林老师提到“表演”贯穿整个课程,除了课内的表演外,该课程还创造条件让学生在配音比赛、课本剧比赛中进行表演。通过演绎,学生走近了角色、走进了书本,也让整个课程趣味十足、充满活力。
瓯海区外国语学校教学科研处主任、省教坛新秀、瓯海区名师庄蓉蓉老师的《基于“读-演-思”模式的初中英语读中推进课教学实践》的主题交流让我们走进“读中推进课”与“读-演-思模式”。庄老师以瓯外团队用“读-演-思”模式推进七年级学生整书阅读The Jungle Book的教学实践为例,着重介绍了阅读任务单、图形组织器和读者剧场这三个读中推进课典型教学活动及工具,分享了“读-演-思”模式的具体运用和学生的创造性成果。庄老师提到整本书阅读的育人效果取决于课堂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建议在实践“读-演-思”模式的过程中,要彰显整书阅读教学的主线意识、策略意识、思维意识和素养意识。
下午,瓯海区梧田第一中学的黄倩倩老师执教的《When you are old》诗歌课,带学生第一次走进英文诗歌的世界。黄老师在以沙画视频与温情音乐导入后,让学生先观察出英文诗歌的Stanza(诗节)与line(行),再听出和朗读英文诗歌的rhyme(韵律)与rhythm(节奏),在理解每一节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深沉的爱,最后让学生联想到自己所爱之人,并为之朗读。通过这节课,学生欣赏到了诗歌的形式之美,韵律之美与意境之美。
接着瓯海区仙岩二中黄跃妮老师和瓯海区公立艺术学校潘琼杰老师共同执教戏剧课《A Stormy Night》。本节课采用了创新性的双师制授课形式,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情绪表演小试,多种情绪表演,台词试读,剧本片段表演,激发了学生参与表演的兴趣和欲望,同时两位老师借助各种教学活动来传递戏剧的基本知识。两位老师利用含有声音、情感和合作三个维度的checklist评价学生的表演,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评价的标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表演。整堂课大胆创新,充满戏剧表演的乐趣与活力。
在直播中,特级教师李冬梅老师、王崴然老师、市名师刘毅老师三位专家时时在线,解答观众问题,以电子稿、留言、解答等形式点评课例,三位专家对此次活动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教学内容能抓住各种文学类体裁特点,活动设计凸显学习活动观,设计多彩丰富的体验活动,活动评价有据可循,做到教学评一致。我们工作室全体成员感觉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