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朱伟 > 本市信息 > 花城问道,赋能新课堂——温州市朱伟名师工作室(23级)第二次活动广州行

花城问道,赋能新课堂——温州市朱伟名师工作室(23级)第二次活动广州行

浏览量:254|发表日期:2023-11-21|来自:

 

                        


       花城问道时,语语悟其神。2023年11月18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的第五届新教材教学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温州市朱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朱伟老师以及两位骨干学员参与广州线下活动。

       上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王惠老师做了关于文本解读与教学应用的讲座《中文阅读素养指标体系与测评标准》,谈到阅读素养的三级指标:在素养的框架内、在学科的视域中、在迁移的目标下,以及三思五步读写融合教学法。王老师认为,阅读素养是基于文本的知识和规律,按照阅读的要求和路径,在真实情境中规范化阅读文本、体系化利用文本和创造性建构文本的能力。三级指标则分为文体表征、阅读活动和相关要素三个方面。而她的三思五步读写融合教学法中的三思指向文本的内容、形式、主旨,五步为读、备、教、学、评。

      接着,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陈蓓蓓老师上了一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示范课,陈老师的课另辟蹊径,以“读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你会发现:本篇讲话稿不像我们所以为的那样悲痛,而是非常理性克制。那么恩格斯是怎样体现他的理性克制的?”这一问题为起点,选取课文中的两个句子作了示范分析,让学生细读文本,从课文的词、句、标点、手法等方面来谈自己的看法,最后引导学生从演说稿的表达目的来理解严谨、理性的必要性。在陈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和精当点评下,学生非常投入地阅读课文,踊跃回答问题,收获满满。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研训教师桂彩丽在评课时,认为陈老师留足时间给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内动力,让其真正去品味、咀嚼文本语言,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宁波市镇海中学副校长高培圣上了一节《<理趣与谐趣的交织>——读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节选)》示范课,高老师的课围绕四个学习任务展开:新闻报道填空、分享“病情”诊断单、回答“知乎”提问、思考课文当今意义,四个学习任务环环相扣,通过贴合生活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仅领略了这篇文章的谋篇布局之妙,更通过深入鉴赏品味语言,走向了文本深处。


                        

 

      下午,姜恒权老师从语言视角作了题为“回归语文发生的现场“的讲座,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语言的理解,分别是语言不在的地方也有语文;语文在的地方肯定有语文;语言精妙的地方肯定有好语文,并举出大量的实例,为我们拓宽了语言概念的范畴,扫清了我们在语言和语文学习之间的关系认识盲区。

       紧接着李旭山老师的展示课《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带着同学和现场的听众一起重温经典,从经典中读出新意。从学生重读经典后遇到的困惑导入,然后从情感、画面、方法三个维度层层深入剖析文本。在老师巧妙的引导下,学生们对经典作品当中镜头语言蕴含的韵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理论方法指导到课例展示,再到教师论坛,通过一天的学习,教师们在交流碰撞中,进一步明确了前行方向。问道新教材教学,工作室学员奔赴花城,探寻语文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