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桃李芬芳,梨花飘雪。在这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的温暖时节,苍南县外国语学校在3月27日迎来了“吕小玲名师工作室”送教晒课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该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林茂校长亲临现场听课,教务处苏秀领主任携初中数学组全体成员全程参与。名师工作室教师们带着对数学教学工作的热忱和个人发展的憧憬,早早齐聚录播教室,现场气氛简约而不失温情,苍南县初中数学教研员郑俊儿老师出席指导,工作室导师吕小玲老师睿智主持。

本次活动提前策划,提前2周布置分组研讨任务,再提前2天通过抽签确定上课、说课和评课的主讲人。半个月的时间准备,每位老师卷入式研修,从讨论主题,到敲定主题,参与线上线下研磨,真正做到人人有参与,人人有任务,人人有收获。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们经过一次次磨课,反复推敲,试讲,以及集中团队智慧,实现了完美蜕变。
分小组磨课阶段
陈林莉老师在执教《二次函数含参大小比较》前,先试教了几节课后,变化最大的是原先问题1,问题2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了再讲评,但是发现课堂时间不够,讨论问题不充分,也会导致多种方法不能全部呈现,然后将问题1,2让学生先回去做了,老师改了后,集中几个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总结方法。应章豪老师在上《探究喷水问题中的抛物线》前做了充分准备,把知识点进行合理排列,形成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得知识点设计连贯,课件图文并茂,在课前的每一次数据对比分析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点评的时候改进了点拨语言干净利落,指示性强。林庆贞老师《二元一次方程单元复习》这节课之前的设计开放的很彻底,但是课堂讲究放得出去也要收得回来,开方程度太大就不好收会来,所以设计了有度地开放,使得课堂变得收放自如,也为后面问题的思路剖析埋下伏笔,因为改了之后,问题的设置比较详细,学生探索回答起来相对容易。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聆听,一次次的讨论让思辩的智慧在磨课中飞扬。


展课堂
名师工作室参与晒课的教师们基于复习课的主题从一题出发,议题议课,在学生思维发展生长处追问,找到突破口,逐层递进,分别展现了出色的教学风采。首先由陈林莉老师和九年级5班的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一节充满智慧的《二次函数含参大小比较》的课堂展示,指向以代数推理和图形直观的关键能力,陈老师通过循循善诱、捭阖有度的引导,科学、合理、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索活动。从点到面,让学生体悟在不同条件下,通过挖掘、拓宽二次函数的性质,迁移函数值大小比较的方法,解决含参二次函数比较大小问题。课堂中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思想,并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分享,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基于项目化学习理念的《探究喷水问题中的抛物线》是由应章豪老师和九年级8班的同学共同演绎的激情课堂,直指数学建模的关键能力。应老师通过一课一题,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项目启动,构建框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展示来展开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寻觅背后的现实世界,挖掘学科更宽的知识,走向学科核心的素养。

最后由林庆贞老师和七年级8班学生带来的精彩纷呈的《二元一次方程单元复习》,从山海苍南,诗画浙江,走进景园,邂逅方程说起,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生成整数解问题的解决策略,阅读题的信息处理与应用,一题深挖,衔接自然,提炼方法,授人以渔。在这个名师工作室老师们的课堂中,主张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验,让每个孩子有梦想,有希望,让他们感觉这个天地,他们来过,也奋战过。

阐主题
赵小玲老师以“依标靠本,一题一课”为主题对应《二次函数含参大小比较》,重点紧抓问题设计和方法解决这两条主线。从低起点的问题1到加入参数的问题2,从人人都会到发展代数推理能力,问题3:对称轴从定轴到动轴,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分享,总结归纳后让所有学生跟上节奏,到最后增加一个点C的同时参数众多,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特征得以解决。题目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解决的方法提炼:从直接代入法,到图像直观比较法,到水平距离比较,最后中点对称比较。让学生始于模仿,终于创新。

潘宝秀老师从背景分析、目标解析、策略分析、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对《探究喷泉问题中的抛物线》进行说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抽象出数学模型,理清楚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加深对二次函数性质的应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讨论和探究,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成长,在合作中进步。第三组刘中健老师从研修主题选择、关键能力概述、教学设计亮点三个方面对《二元一次方程单元复习》这节课进行阐述。在复习课上如何突破章节重难点,落实关键能力的培养,从简单背景中抽象概括二元一次方程,体验代入法和加减法各自的优越性,理解复杂问题中提取信息的方法,探索整数解问题的求解路径,渗透枚举法在条件限制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整体思想。从抽象能力指向“会数学观察”,从运算能力指向“会数学思考”,从应用意识指向“会数学表达”。
评效果
首先是苍南县外国语学校的许辉珍老师就《二次函数含参大小比较》这节课展开评课,许老师表示这节课的设计有两个亮点,一是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学生在接受度和参与度方面反映都非常好,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本节课中来;二是前面的问题设计能为后面的问题解决提供方向,使得学生能够实现知识和经验的迁移。她也从自己的视角对本节课进行分析和阐述,表示一节课需要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才能向更好迈进。

其次是苍南县公立寄宿学校的周婷老师就《探究抛物线中的喷水问题》进行评课。周老师就本节课中学生的反馈、教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和课堂的生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尤其就问题的探究环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她认为在问题的条件设置中如果能尽量的简洁和指向性明确,那么学生在理解和操作上会更容易一些。总而言之,这是一节很不错的探究课,希望探究活动中能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

第三位评课的老师是来自苍南县宜山镇第一中学的郑珠慧老师,郑老师就《二元一次方程单元复习》进行展开,她表示本节复习课简约而不简单。课堂由实际问题到知识回顾,方程组整数解、整体思想,再到实际应用以一题贯之,用简约的问题情境,给课堂教学“瘦身”,为学生思考“留白”整个环节看似简约,但课堂的生成和反馈却很不简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能引发学生进入深层的思索,一题多解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推动学生向高阶学习迈进,拓宽了思维的广度。
最后,吕小玲老师对本次活动做点评和总结。吕老师强调:上课一定要有目标,没有目标的课一定是有问题的。一节课想让学生学会的是什么?有一两个想要的点,找准突破口,有显性设计线,也有隐性设计线,不能就题解题,就题讲题。复习课要清楚指向什么样的关键能力,有总结提升,提升的路径有清晰的铺垫,代数法与几何法的优劣,代数推理与几何推理有何异同等等。最后要有更高的站位,有理念去支撑,融合理论去引领,从更高层面、更高视野去促进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3小组
20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