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依旧,绿野寻春。2024年4月17日上午,温州市陈海华“名师送教”工作室第6次活动暨瑞安市小学语文单元统整读写“一校一单元”教学研修活动、瑞安市四年级教师研修活动、瑞安市实验小学与高楼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共体活动于瑞安市实验小学万松东路校区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浙江省正高、特级教师、全国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倪静川老师莅临指导。活动由市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谢陈丽老师主持。
主旨报告知样态
活动伊始,工作室主持人、市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陈海华老师带来了以《三点联动: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为题的主旨报告。陈老师以“1+3”项目化学习实施的实小样态为例,提出在实践跨学科学习时教师需要找准“跨点”,提炼学习主题;实施“要点”,项目驱动,展开学习活动;确定好“落点”后,将其与之融合,将评价可视化、专业化以及全程化。
整体架构明方向
紧接着,市实验小学陈丹老师为我们带来关于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整体架构。结合瑞安文旅发布了2024年寻找最佳推介官的活动,以读写为路径,设计了以“瑞安娒游瑞安,做美景推介官”为学习情境,将学习内容整合为“赏画卷 ——借助游览路线学课文 ”“绘路线——写过渡明确顺序,学名篇——借助写景方法写特点”“写美景——迁移写景方法写成篇”等三个子任务。教研团队统筹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评价等多方要素,融合各科学习内容,环环相扣,结合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逻辑,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课堂展过程
市实验小学胡小瑞老师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她引领学生通过划过渡句、圈地点词,梳理《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的游览路线图,将“地点写清楚”“动词有变化”“时距来补充”三个方法融于课堂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交流平台,纵联已学课文,学写过渡句。学生在课堂上饶有兴趣地展开思考、绘制图表、讲清路线、写过渡句。整堂课中,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形成了言语经验,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习得了思维方式,培养了语文关键能力。
在市实验小学金霞飞老师的主题收获课上,她引导学生展示跨学科学习成果,通过朗诵、吟唱、造型、绘本展示介绍等各种形式的汇报,展示学生的特长,融合语文、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各学科,发展学生的素养。最后金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评、组评、师评,选出“最佳美景推介官”。学生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热爱家乡美景,提升文化自信。
评课沙龙促深研
精彩的评课沙龙由李海华老师主持。市实验小学副校长蔡建平结合整个磨课过程和准备过程进行了阐述,指出本次活动的举办实现了多方的“跨越”,不仅是跨学科,更是跨校区、跨学校的互助学习。高楼镇中心小学陈依婷老师指出精读示范课将课内外进行联结,通过单元统整、渗透方法指导实现跨学科学习中语文要素的落实。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朱菲菲老师指出主题收获展现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在朗诵、制作绘本、吟诵、制作二维码种,学生融会贯通,跨多科学单元。该校教科室主任陈海华老师强调教师要从教材和生活入手寻着跨学科学习的“跨点”,通过不同课型,整合资源,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多元可视化的评价量规引导学生互助学习。市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徐婷婷老师指出实小在单元统整的读写实践学习中,突围单篇教学,着眼单元统整,精简目标任务,聚焦关键能力,评价可视量规,实现教学评一致,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学习能力得以提高,综合素养也有所提升。
倪静川特级老师肯定了两位作课老师的课堂,精读示范课的教学体现游览的“有踪”以及写景的“有序”,主题收获课更可见推介“有法”、展示“有料”。同时,她对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给予充分肯定与赞赏。
瑞安市语文教研员李海华老师充分肯定了瑞安市实验小学为学生的读写需要而“跨”,为学生言语智能与精神生命同生共长而“跨”。肯定了市实小基于单元统整的跨学科读写打造了瑞安小语“一校一单元”统整读写教学的名校样态。
最后,老师们纷纷对跨学科学习在小学的落地实践提出了展望与希冀。整场评课沙龙,老师们畅所欲言,研味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