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推进全国科学教师实验区建设,增进城乡STEAM教师的相互学习,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温州市施昌魏名师工作室组织了“STEAM教育乡村行”主题活动。2024年4月18日,施昌魏名师工作室送教洞头东屏中心小学,是“STEAM教育乡村行”的第一站。温州市施昌魏名师工作室成员,洞头区全体小学科学教师共同参加。
上午第一节是来自洞头东屏小学的叶礼凯老师和401班的孩子们带来《点亮小灯泡》一课。教学中叶老师通过创设情境与爱迪生对话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首先让学生独立架构“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然后再引导学生亲历检验、分析、归纳、总结概括成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整个探究过程,叶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前概念,关注原创想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温州市龙湾区实验小学冯幼义老师执教《做一顶帽子》一课,101班的孩子们化身设计师设计帽子。冯老师借助哆啦A梦的动画角色创设了旅行情境,引导孩子们设计并制作一顶符合目的地的帽子。孩子们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材料,发展“材料与功能相统一”的认识。借助“活动手册”、“有限的材料经费”等活动支架,像设计师那样基于需求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设计思维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温州市龙湾区海滨二小的戴乐韵老师作了《建立理解的STEAM学习》主题讲座,戴老师从界定理解、建构理解、评估理解三个内容展开,并以《认识气温计》《弹簧测力计》《建造塔台》《营养要均衡》《船的历史》《设计、制作铝丝陀螺》等课的教学为例进行了详细阐述。

中午,温州市仰义中学的郑茂军老师为五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丰富有趣的科学实验讲座,同学们不仅感受了“神奇的铝棒”、用塑料瓶、酒精、煤气灶零件等材料模仿在一个充满酒精的厨房中使用煤气灶等、“马德堡半球实验”等新鲜实验,而且还丰富了科学知识,开拓了视野。

下午第一节是来自温州市临江小学陈媛媛老师带来的《灵活巧妙的剪刀一课》。陈老师用递进式的任务串联整节课,从“剪刀博物馆”视频中概括剪刀的发展,用小刀和剪刀剪纸来体验比较不同剪刀,再到用选择合适的剪刀完成复杂任务,孩子们逐渐建构起“工程技术与社会”“工程设计与物化”“结构和功能”等核心概念。

下午第二节是来自温州市百里路小学的朱欢欢老师执教的《自制万花筒》。朱老师先出示本节课的任务要求:制作一批能产生美丽又变化对称图案的万花筒。502班的孩子们带着这一驱动性问题在朱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万花筒的原理并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万花筒。这节课激发了孩子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在玩乐中去感受和体验科学的趣味。

两节课后,温州市瓦市小学赵桃桃老师给大家带来《基于steam理念的科学实践策略》的讲座。赵老师围绕八种实践类型提出“创造情境引发思考”、“分解问题明晰标准”、“处理数据论证观点”、“技术引领直观高效”、“巧用图表发展思维”等实践策略。

活动的最后,由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施昌魏开以《开辟中小学科学教育新赛道》为主题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施院长分析了科学教育加法的“为什么”、“做什么”和“做成什么”,聚焦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科学学习表现不佳的5个主要问题,介绍了《加强新时代温州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并对《新时代温州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重要内容进行强调,希望与会人员积极探索STEAM教育,一起努力把科学教育做得更好。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而教师在树人与树己的道路上必将以“终身学习”为标,行砥砺致远之路。课虽结,但路尚远,期待送教活动种下的每一颗种子都在下一个春天生根发芽、落地成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