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践转化新课标精神,进一步打造“活力课堂”,提高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2024年4月28日,温州市单志明名师工作室成员相聚黄龙第二小学,共同探索“活力语文·活力好课”。本次活动特邀浙江省特级教师黄吉鸿老师莅临指导,分为课例观摩和专家引领两部分,内容丰富,研讨深入。
活力课堂
温州市百里路小学的诸成荫老师执教《火烧云》,借助“奇妙珍藏馆征集令”的情境展开学习活动。通过聚焦“变化”,诸老师带领学生成为云朵发现者,发现语言中的“了”字和语气词带来的语言之美;让学生成为云朵鉴赏者,发现颜色词语的变化规律,借助微课感受传统色里的中式美学。多种方式的品读让学生积累了生动的语言,学有所得。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的黄婷婷老师执教《自相矛盾》。黄老师穿越古今,借助楚人吆喝与今人卖货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直播卖货”中发现楚人卖矛和盾时产生的冲突。通过预测矛、盾互刺会产生的结果以及如何“誉”才能卖出矛和盾,黄老师点亮学生思维火花,深刻体会韩非子带来的智慧。
名师示范
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金山小学黄吉鸿老师带领五年级学生学习《手指》。本课引导学生借助词语初步体会五个手指的样子和作用,通过学习大拇指和食指部分,抓关键字词,深入挖掘字词背后的蕴意,深刻体会丰子恺语言风趣的秘密。整堂课氛围轻松,环环相扣。
专题引领
黄吉鸿老师带来专题讲座《“文学阅读”视角下的教学蜕变》。讲座伊始,黄老师对诸老师和黄老师的课进行深入剖析,并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两节课做到了不离文字,沉入词语,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与素养提升。
黄吉鸿老师从什么是文学阅读、为什么要文学阅读、怎么做好文学阅读三方面出发,提出语文学习的三个境界,即实用、科学和审美。文学阅读要超越实用,高于科学,指向审美,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功利、单一、肤浅问题,黄老师提倡教学要注意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和深刻性,教师的文本解读要更细致、更独特、更精致、更深刻。所谓一字一世界,一词一天堂,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咬文嚼字、含英咀华,让学生经历语文素养的沉淀过程。
省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单志明老师作活动总结。单老师点明教学设计需要从技术设计层面走向更高定位,用文学滋养语言。一节好课要让学生从隐秘的角落中寻找柳暗花明,受到美的熏陶、启迪与享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活力讲座拨云见雾,打开了文本细读的大门,激发教育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活力课堂会因此迸发出新的光彩。
文:蔡彩娟 图:谢媛、陈佳丽 审:单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