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单志明 > 本市信息 > 创新课例引前路,素养课堂觅真途——温州市单志明名师工作室第12次活动

创新课例引前路,素养课堂觅真途——温州市单志明名师工作室第12次活动

浏览量:1265|发表日期:2024-12-05|来自:

落实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促进“新课标·新课堂·新评价”的研讨与实践深入推动素养课堂建设,提升语文教学质量,12月3日,温州市单志明名师工作室第12次活动在永嘉县城西小学举行。

温州市新锐教师、永嘉县上塘城西小学的胡丽杏老师执教五年级《我的“长生果”》。课堂中,胡老师以“梳理信息”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梳理内容,以思维导图为梳理形式,创设梳理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在迁移运用中提升学生梳理信息的能力。

 


浙江省教改之星、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小学徐顺珍老师和二年级的学生共同演绎《雾在哪里》。整堂课,徐老师紧扣“想象”,引导孩子们在想象中识字,想象中朗读,想象中说话,充分将想象融入课文中去。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想象中感受着语言的魅力,收获着想象的乐趣。

 


浙江省教坛新秀、衢州市柯城区大成小学江狄龙老师和六年级的孩子合作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江老师的课深入浅出,依据课后习题,设计科学合理有步骤的学习任务。通过比较,把原本抽象的思维进行深刻的理解,不断地进行辩证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磨炼中提升。

 


课后,在沙龙活动中,三位上课的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进行阐述。之后,两位浙江省特级教师——汪燕宏和单志明老师分别做课例点评。杭州市拱墅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正高级特级教师汪燕宏老师指出细腻的实践活动支架和丰富的学习任务设计为学生铺设高效的学习路径。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正高级特级教师单志明老师充分肯定这些课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在读懂信息、整合信息的同时与语文要素紧密相连,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判断,学生的思维得到进阶式发展。

   

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朝晖实验小学韩梅波老师执教三年级《一个粗瓷大碗》一课,韩老师紧扣"档案解读"主线,通过"名称-来历-价值"三个层次的探究,带领学生深入解读一个特殊的文物。整堂课既有探究的严谨,又有情感的温度。韩老师善于引导学生从感动故事走向精神品格,让孩子们在探究与交流中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浙江省教坛新秀、杭州建德市洋安小学余晓玮老师执教四年级《西门豹治邺》一课,余老师针对"简要复述"这一单元阅读要素,设计了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重点聚焦于"惩治恶人"这一关键内容并辅以趣味的情境任务。整节课注重激发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兼顾了趣味性与实践性,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简要复述能力

 


精彩的课例过后,丽水市实验学校校长、国家级教学名师、正高级特级教师杨丽佳老师结合两位老师的课堂,提出了"理趣统一"和"言意兼得"的要求,强调在语文课堂上要做到既有深厚的哲理思考,又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杨老师还借助自己《草船借箭》的课例,向与会老师传达,单一片面的理解是不够的,需要展开整本书的深度阅读,才能全面认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在联系。

 


通过此次培训,教师们在教学理念等多个方面都获得了深刻的启示。这些收获将有力地推动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