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钱勇 > 本市信息 > 教科研聚光,照亮教学进阶之路——温州市钱勇名师工作室第19次活动纪实

教科研聚光,照亮教学进阶之路——温州市钱勇名师工作室第19次活动纪实

浏览量:1003|发表日期:2025-03-26|来自:

教科研聚光,照亮教学进阶之路

——温州市钱勇名师工作室第19次活动纪实


2025323日至24日,温州市钱勇名师工作室第19次活动在温州教师教育院洞头分院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教科研聚光,照亮教学进阶之路”为主题,吸引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参与,共同探讨体育教育教学的前沿话题。


专家引领,育梦前行

 23日上午乐清市城南一小的石峻老师首先分享了体育教育教学论文的选题、撰写、修改与发表。石老师强调,撰写论文不仅是个人学术能力的体现,更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他详细讲解了论文选题的重要性,指出选题应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切口要小,论点要鲜明。此外,石老师还分享了论文撰写的技巧,如内容摘要的撰写、关键词的选择以及论文结构的安排等。

草根经验,点亮教学

永嘉县沙头镇渠口小学的鲍海丽老师以《分层、分区、分享:小学课间体育活动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为例》,鲍老师详细介绍了课题研究的选题、撰写与提炼过程。鲍老师指出,课题研究应源于实践,精准选定研究方向,并通过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她还分享了课题开题报告的修改经验,强调了及时归纳总结的重要性。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林艺老师分享的内容是破题·精研·展望——谈课题研究方案的优化路径》,分享了课题研究方案的优化路径。指出,课题研究是基于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以提升学生耐久跑成绩和篮球比赛能力为例,讲解了如何通过调动经验、查阅资料、创新方法解决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林老师强调,提出问题是关键,选题要精准,内容要深入挖掘核心主题。她还推荐使用浙江图书馆、知网等资源,避免文献查找误区,并讲解了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及如何通过持续研究找到创新点。

瑞安市红旗实验小学叶星老师分享的内容是《AI时代体育教育写作能力重构》。叶老师指出,传统写作面临诸多困境,而AI工具的出现为写作带来了新的变革。强调,AI不是写作的替代品,而是写作的助手与合作者。通过合理利用AI工具,教师可以提高写作效率,提升文章质量。叶老师还分享了如何积累素材、系统整理以及投稿注意事项等实用技巧。

钱勇老师为参与活动的教师颁发了证书,鼓励大家继续在教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

经验分享,传递匠心

324日上午,温州市籀园小学郑小真老师以《从课堂到论文:体育课例研究的转化策略与实践》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干货满满的交流。

郑老师表示,若想将一堂课转化为高质量的论文,必须立足于真实的教学实践。在撰写论文时,不能浮于表面,要深入挖掘论文内容,明晰其研究价值与意义。同时,从确立论点开始,就要精准把握,在符合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评委的评审标准以及大众的阅读期望,确保论文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她强调,论文写作的成绩与文笔水平并非直接挂钩,大家不必因为自己文笔不够出色而自我怀疑。只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用心思考、积极行动,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就一定能像淘金者那样,历经筛选,收获闪耀的成果。

灵感碰撞,闭环成长

 

24日下午,在工作室助理陈李贵老师的引领下,全体学员围绕 基于实践问题的教科研体验这一主题,以 互动式学习为形式,展开了深入的科研探讨。

陈老师 问题-后果-原因-对策十字提问法,为学员们梳理写作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助力大家构建清晰的思考框架。此外,陈老师还学员们分享了实用的写作策略。他强调,写作要有个性化创新,在研究深度和内容新意上超越他人,做到比同行钻研得更深、探索得更新颖。同时,写作应具备多元化视角,包括理念引领、内容构建、过程方法、载体应用和结果形式等多个维度。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入手,搭建坚实的内容架构,运用科学的过程方法,合理选择适用的载体,呈现多样化的结果形式,从而打造出高质量的作品。

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各组学员思维碰撞,围绕写作套路方法各抒己见,展开激烈研讨。并通过成果输出的方式,构建起完整的闭环学习模式,实现知识吸收、内化与运用的统一


活动末尾,工作室负责人钱勇老师对下午采用的闭环式学习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成效显著。钱勇老师分享了一些学习与工作的宝贵经验:

其一建议学员养成及时梳理所学知识、系统整理相关材料的良好习惯,并且充分利用 AI 工具提升效率

其二,他特别强调,尽管当下 AI 能够作为得力助手和优化工具,为大家提供高效的服务,但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思考和决策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因此,教师要将 AI 视为提升自我的助力,以增进学识、提高认知水平为目标,合理、科学地使用 AI 助手,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本次钱勇名师工作室活动内容丰富实用。名师专家和一线教师分享经验,让学员们对论文写作的形式与方法有了新认识。学员们还意识到,学习不能只有输入,应将知识内化后产出,构建更有效的闭环学习体系。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与写作中,这些宝贵的经验将持续为教师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