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沈玲飞2023 > 本市信息 > 聚焦新技术,赋能新教学——记温州市沈玲飞名师工作室第十三次活动

聚焦新技术,赋能新教学——记温州市沈玲飞名师工作室第十三次活动

浏览量:643|发表日期:2025-03-26|来自:

为促进跨区域小学英语教研深度交流,探索新教材实施路径,提升教师新技术运用素养,3月23日,温州市沈玲飞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第十三次活动在乐清市英华学校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新技术赋能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参加活动的有温州市沈玲飞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及乐清市小学英语教师。


前沿引领 智教同行

温州市教师教育研究院小学英语师训员陈丹萍老师带来干货满满的专题讲座《多技术融合:重塑小学英语教学新生态》,开篇深入阐释多技术融合内涵,并强调其为教学带来的全新价值与深远意义。紧接着,陈老师开启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之旅,如数家珍般介绍多样创新工具,从数字化教学工具到前沿的 AR、VR 技术,再到大数据助力学习分析等。更是贴心推荐数款高效备课“神器”,引得教师们连连惊叹。随后,陈老师结合实战课堂案例,生动展现 AI 技术如何巧妙融入教学。最后,聚焦技术更迭、教师培训短板及智能化工具优化,给出应对良策。她强调,在AI时代,教育的核心目标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陈老师的讲座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科技活力,激励教师们提升自我素养,力求深度融合 AI 与教育,创造更具特色和价值的教学模式,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迈向新高度。

周丽娇老师在《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素养测评案例分析与反思》主题发言中,结合新课标要求,系统阐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测评体系构建。她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列为核心素养,课程内容需围绕核心素养六要素展开。基于此,学业质量标准应从“基础、提高、发展”三个层级,综合评估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周老师以小学英语素养测评卷为例,深入剖析题型设计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她强调,测评需突破传统知识记忆考查,增加情境化任务(如跨学科项目报告、生活场景交际),注重思维品质(批判性、创造性)与文化意识(中外文化对比)的考查。对于当前测评存在的一些问题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优化题型设计,增加开放性、实践性任务;强化测评与教学的协同性,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推动素养落地。


 

智慧共享 经验汇谈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研讨活动中,钱曦如老师以 PEP2 Unit3 Learning better B Let's talk 为范例展开分析。她结合汪老师的课例指出,汪老师通过感官猜物、主题游戏等活动,采取立足文本语境、拓展语用的策略开展教学活动。钱老师认为可以从深化主题内涵,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性作业促进深层理解;优化活动设计,兼顾不同水平学生需求,推动对话教学向培养综合素养的深度学习转型等几方面进行课程优化。

平阳县昆阳镇第六小学的倪丹丹老师带来讲座《巧用 AI 技术,助力英语新课堂》,倪老师分享了即梦、Deepseek、Kimi等多种AI新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使用技巧,聚焦多模态教学资源生成、智能对话与实时互动。借助 AI 创设情境,构建互动课堂,实现精准教学,为学生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最后,倪老师在探索中思考、共勉,利用 AI 海量知识储备拓宽教学视野,汲取创新灵感;利用AI互动工具构建互动课堂,及时反馈课堂表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利用AI 精准分析学习数据,助力个性化教学方案落地,与会教师们收获颇丰。


平阳县鳌江镇第一小学张晓晓老师借用黄静怡老师《PEP2 Unit3 Learning better A Lets spell》课例,聚焦语篇驱动下的自然拼读教学实践。张老师从新教材语音教学板块的变化入手,确定语音教学新策略。课例立足教材内外资源,开拓指向新课标的拼读教学新路径,设计多元活动,从听、读、拼、创多维度提升学生语音素养,巧用绘本、影片,促知识迁移,助力综合提升。

平阳县昆阳镇新城小学周虹老师从语篇研读新教材的角度探索课堂设计新策略并以南盛洁老师《PEP2 Unit4 Healthy food Let’s learn》一课为例。她的分享依课标要求,先析学情,再深入研读饮食健康主题语篇,以微项目化活动为亮点,设计层次化教学,从词汇、听力入手,助学生提升语言与语篇能力。

实例呈现 研析共进

    活动下午,乐清市英华学校的汪一媛老师、晨曦路小学的南盛洁老师、平阳县鳌江镇第一小学的黄静怡老师,各自呈现了具有特的英语展示课,为英语教学实践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

    汪老师执教《PEP2 Unit3 Learn better B Let's talk》英语对话课。课堂创设吴斌斌和Mike在教室感官猜物情境,助学生理解名词单复数与感官表达,借游戏巩固核心句型,引导探讨“How do our senses help us learn?”。教学时,汪老师紧扣主题,依文本语境,用多种活动滚动复习降难度。深挖教材,以数字资源辅助学生理解目标语言,还设计多样活动拓展语境,形象化语言知识,实现物品与感官认知结合,对培养学生运用感官促进学习的素养有一定作用。


南盛洁老师的词汇课《PEP2 Unit4 Healthy food A Lets learn》,从词汇学习切入,让学生在较大的语境中理解并操练新词汇,成功解决了“juice”和“noodles”等词汇的学习难点,并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为连贯表达积累了基础。在内化语篇阶段,南老师挖掘了“project”板块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健康餐盘的知识,体会“healthy”的含义。最后设置“healthy breakfast plate”活动,组织学生在讨论后进行改编创新,将餐盘与菜单的知识融合,实现了知识的迁移运用。



黄静怡老师的《PEP2 Unit3 A Let’s spell》语音课,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黄老师立足教材挖掘语篇,以“kite”为主线,借助歌谣呈现“i-e”的发音。用英语版的《村居》作为导入,编写“chant”帮助学生区分发音,并选用契合的绘本辅助教学。课堂上安排了听力、拼读、创编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知主题、掌握发音,尝试迁移创新。

 

三位老师的课程各有侧重与特点,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不同的实践案例,值得借鉴、参考和研讨。

指明方向 赋能成长

活动临近尾声,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沈玲飞老师首先详细阐述了接下去的培训安排,针对不同发展需求的学员,规划了分层递进的培训课程。此外,沈老师还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与指导经验,为学员们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引领建议。她强调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保持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敏锐感知,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最后,沈老师为全体成员指明了接下去的努力方向,她期望大家能将所学所悟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以新技术赋能课堂,在更大的平台上展示成果、汲取经验。

此次活动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落下帷幕,丰富的讲座、经验分享与课例展示,为跨区域小学英语教研注入新活力。与会教师收获满满,不仅加深了对新技术赋能教学的理解,也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火花。相信在未来,他们将把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推动小学英语教学不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