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育之道,贵在切磋琢磨、共研共进。为深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单元整体设计与实践能力,2025年4月9日,刘彬“名师送教”工作室在泰顺县雅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以“PEP教材Unit5 A Talk板块教学优化”为专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通过“课例展示、示范引领、分组改课、集体研讨”等形式,为工作室学员搭建深度学习与协作成长的平台。
活动伊始,各年级学生便以活力四射的英语才艺表演,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烈氛围。三年级学生带来律动舞蹈《I’m So Happy》,孩子们随着轻快的节奏跳跃、拍手,天真烂漫的笑容感染全场;四年级学生合唱英文歌曲《A Little Love》,清澈的嗓音传递出纯真美好的情感;五年级学生以创意英文歌曲串烧惊艳亮相,流畅衔接尽显语言积累;六年级学生则献上英文诗朗诵《The Youth》,自信昂扬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表达,展现了少年对青春的思考与宣言。
砥志研思,精研共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午场活动以沉浸式教研点燃思维火花。第一节课由泰顺县雅阳镇中心小学林阿利老师执教研讨课《PEP2 Unit5 Old toys Part A Let’s talk》。围绕A部分主题“What old things do you have?”,林阿利老师用开篇页的chant来引入并设计了“Do you have old things?”的游戏活动,回顾学生都有哪些old toys,再通过板书带领学生对old school things和old toys进行分类。既让学生思考了自己有什么旧物,又体现了物品是如何分类的。学习理解部分,林老师以“Old things sharing day”为情境设计了一系列层层递进的活动,从Sarah is tidying old things引入文本,梳理对话内容,到Mike is tidying,巩固本课语言点。最后让学生填写自己的旧物清单,说说自己有哪些旧物并和同伴分享旧物来迁移运用核心语言。
现场改课,群策群力
刘彬老师结合课堂实例,提出“基于学情,精简冗余环节、强化语言支架”的改进建议。全体学员在刘彬老师的指导下,基于课堂观察,分组研讨教学环节的优化策略,针对“目标达成度”“活动层次性”等关键问题展开头脑风暴。同组组员们齐心协力,如同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一同梳理教学设计,分工明确地优化课件内容,将研讨的丰硕成果巧妙转化为可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案,为下午同课异构的精彩展示活动筑牢了坚实基础。
躬耕致远,博采众长
下午场通过现场随机抽取一名学员上课,多元视角拓教研疆界。下午第一节课由雅阳镇中心小学的何密密老师进行同课课例优化展示。通过中午集体备课、改课后的教学设计,何老师从Sarah prepares for the old things sharing day出发,自然引出了本课的语言点。课中,何老师设计了如What will Mike say? What old things do they have?等系列问题链逐步推进,让学生真实感受分享的乐趣。
第二节课由刘彬“名师送教”工作室学员王莉微老师和三6班的同学共同呈现了一节同课异构的示范课。王老师通过Sarah’s old toys.Sarah’s old school things.以及Mike’s old books,梳理对话逻辑,在丰富的活动中不断深化主题“We share!We are happy!” 。王老师的课教学过程清晰,重难点突出,活动层次分明。王老师特别善于示范和引导学生,学生参与度高,语言表达流利、演绎生动。
多维点评,专业引领
温州市名师、工作室导师、龙湾区教研员刘彬老师结合三节课进行点评。她形象地提出,一个老师应当像一位演技精湛的演员,在课堂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尽情摸爬滚打,释放自己的光芒;同时,也要像一位才华横溢的编剧,精心设计出合理的剧本,也就是精准合理的教学设计;更要像一位高瞻远瞩的导演,明晰各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如此才能更好地领悟教育的真谛,传播知识的火种。用简单而精妙的设计和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语境,让课堂留 “空” ,真正将课堂这片天地交还给学生,使其成为学生自由探索知识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