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温州市潘欢燕“名师送教”工作室活动在温州慧中公学火热开展。工作室成员通过多元课堂展示与深度经验分享,带领师生探索科学奥秘,解锁项目化学习新路径。
活动上午,鹿城仰义一小黄梦慈老师执教一年级《它们去哪里了》,以趣味溶解实验为引,用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物质变化,为低年级科学观察能力培养提供范例。在课堂上,她善于关注个体差异,耐心引导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永嘉县巽宅镇中心小学潘天琦老师在六年级《产生气体的变化》课堂上,引导学生经历设计、猜想、验证的完整实验过程。学生们自主构思实验方案,大胆猜想实验结果,并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假设,在自主实践中逐步发现化学变化的本质,深度激发了科学探究热情与创新思维。
下午,温州慧中公学刘远谨老师带来课例《月球—地球的卫星》。课堂上,学生化身“小科学家”,通过查阅天文资料、分析月球图片、对比天体数据等方式主动寻找证据。刘老师鼓励大家基于证据提出观点,并运用证据对月球的特征、与地球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科学解释。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
工作室导师潘欢燕老师亲自示范《日食》一课,她借助模拟实验与动态影像,让学生在观察模型变化中,逐步推理出日食发生的条件与规律,将抽象的天文现象转化为可视化探究,课堂充满思辨氛围与科学魅力。
随后,龙湾区外国语小学吴美秀老师以《缘起steam,实践项目化—龙外小的实践探索》为题展开讲座。她紧扣教材内容,结合科学课注重观察、实验与探究的特点,分享学校项目化实践经验,从课程目标转化、驱动性问题设计,到实验探究与项目任务融合,为教师开展科学项目化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范例。
课后评课环节中,教师们对本次教学展示给予高度评价。这些课堂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更为科学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活动尾声,潘欢燕老师总结发言,肯定了各位老师的创新实践,鼓励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活动,主动加强与她的沟通交流,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成长。她表示,工作室将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助力科学教育与项目化学习迈向新高度。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科学课堂的魅力与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成果,更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未来,潘欢燕“名师送教”工作室将继续深耕教育一线,开展更多优质活动,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