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夏明燕 > 本市信息 >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数学思维新路径——记温州市夏明燕名师工作室第57次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数学思维新路径——记温州市夏明燕名师工作室第57次

浏览量:25|发表日期:2025-06-04|来自:

        2025年5月28日,温州市夏明燕名师工作室、鹿城区夏明燕工作室学员和温州市陈舒舒名师工作室学员齐聚温州市上戍小学,共同参与一场富有成效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领教师提升科研素养,关注课堂、研究课堂,立足课堂。

       第一节课由夏明燕老师和二(2)班的孩子们为我们带来课例《毫米的认识》。夏老师以金箍棒长短变化引起兴趣,带领学生开启毫米探秘之旅。通过"分一分""画一画""估一估"等探究活动,直观构建毫米概念,培养量感,并联系实际生活。孩子们明白了毫米不仅是长度单位,更是丈量精密世界的科学态度。

        第二节课由来自温州市双屿小学的叶秋秋老师与二(4)班的同学们共同呈现课例《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一画心目中的四边形、二画特殊的四边形、三辨是不是四边形等环节,引导学生发现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等特点。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表达等活动,认识并形成四边形的表象,培养空间观念。

       第三节课我们走进施优艳老师与四(1)班的课堂,共同探讨课例《平均数》。施老师创设了一场篮球赛事的情境,同学们积极思考哪个数可以反映小李的投篮水平,引出“平均数”概念。通过辩论得出“移多补少”和“求和平分”这两种最优方法,算出了小李的平均成绩。接着,施老师提出了第二个活动要求:“猜猜小李第五次可能投了几个?并求这五次的平均数,想一想平均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均数,生活处处有数学,带给同学们新的数学猜想。

       随后,温州市道尔顿的小学罗娇嫦老师带来了专题讲座《“遵循一致性,贯通运算力”分数乘法单元整合思考》。运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新课标强调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感悟运算一致性,培养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分数乘法是关键节点,需从整数乘法过渡,理解算理,抽象算法,迁移应用。我们通过整合教材,优化教学路径,突出意义、算理、算法和应用,帮助学生从程序性技能到结构性理解跃迁,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下午的活动我们聚焦于乘法运算,由我校陈国相老师带来研讨课《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陈老师聚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通过操作小棒、计数器等活动,探索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添0法”(如20×3=60),理解“计数单位”的算理(2个十×3=6个十)。进阶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拆分策略(如22×3拆为20×3+2×3=66),体会分位计算再相加的转化思想。教学强调乘法口诀的扩展应用,结合生活问题培养数感和算法优化能力。

   陈舒舒老师带来了专题讲座《基于学习进阶的小学乘法运算一致性教学研究》。陈老师的讲座聚焦整数、小数、分数乘法的知识体系建构,通过课例分析揭示运算本质的一致性规律。讲座将深度解析如何立足"计数单位累加"核心概念,贯通各学段教材编排逻辑,呈现从整数到分数的概念进阶路径。结合典型教学片断,探讨如何设计结构化任务群,引导学生在算理迁移中实现思维进阶,并分享通过前测数据诊断教学断点的实证研究经验,为构建螺旋上升的运算教学体系提供实践范式。

         最后,鹿城教育研究院的张全苍老师带来专题讲座《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张老师讲解了课题研究过程中逻辑思路、操作流程和时间维度。聚焦课题的选题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介绍。

       本次活动通过名师示范课、专题讲座和互动研讨,共同探索数学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助力学员专业成长,引领我们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