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赋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助力温州市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2025年6月7日,温州市黄锦秀名师送教工作室第16次活动在苍南县特殊教育学校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以 “砺能深耕・素养共生” 为主题,聚焦特殊教育教师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提升,通过结构化说课、新课标听评课、个案评估与干预方案设计三大核心板块的深度学习,为参会教师搭建了学习成长平台。
在 “结构化说课的实践与思考” 专题讲座中,工作室主持人黄锦秀老师以新课标理念为引领,系统阐释了结构化说课的内涵与实施路径。她强调,结构化说课需以 “整体性、关联性、一致性、进阶性” 为核心逻辑,从 “教材分析—学情研判—目标设定—过程设计” 构建闭环,尤其要关注特殊学生的障碍特点与分层需求,通过 “任务链” 设计实现课堂学习的认知递进。黄老师以生活数学《认识人民币》为例,展示了如何将培智学生的生活场景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多模态视觉支持、任务分解策略及代币奖励系统,让抽象的货币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技能。她特别指出,说课需凸显对特殊学生学情的独特理解和教材的深度挖掘,展现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创新的教学设计,如在学情分析中细化障碍类型、能力基线及差异化支持策略,让目标设定与教学环节真正落地。
在“新课标下特校教师听评课的道与术”板块中,黄锦秀老师结合特殊教育课堂特点,从“学习目标达成度、教学支持的适配性、课堂互动有效性”等维度切入,强调听评课需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核心素养培养。她指出,听评课不仅是对教学行为的观察,更是对教学理念和学生发展的深度剖析。黄老师建议,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应运用“果汁式提炼”,即从繁杂的教学流程中提取关键细节,关注教学活动与学生需求的匹配度。黄老师强调要遵循“优点挖掘—问题诊断—建议升华”的逻辑,客观公正地评价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例如,在评价教学方法时,要分析方法是否多样、是否适合特殊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评价学生表现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评课实践,教师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浙江省特殊教育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杭州市健康实验学校徐芳老师带来的“个案评估及干预方案设计”专题,聚焦特殊教育教师的核心育人能力。她以浙江省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真题为例,系统解析个案评估的全流程:从信息萃取到优劣势分析,从长期目标到短期目标的拆解,再到“小步子多循环”“伙伴教学”等干预策略的选择,强调以ICF理论框架为指导,兼顾缺陷补偿与优势激发。徐老师特别指出,个案干预需体现“支持理念”,例如为视听障碍学生提供触摸式图卡、放大字体教材,利用班级同伴开展互助学习,通过家校合作提升家长干预能力等。徐老师的讲座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个案评估不仅是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特殊教育“有爱有法”的温度实践。



本次研修聚焦说课评课的精进与个案评估的科学实践,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展望未来,工作室将继续以 “赋能基本功大赛、培育专业师资” 为目标,推动特殊教育教师在 “说课、听课、评课、个案干预” 等核心能力上实现突破,为温州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坚实的专业力量。深耕细作笃前行,百舸争流勇当先,相信在名师引领与团队共研中,更多特教教师将以专业素养为帆,驶向学生成长的星辰大海。
文/王乐
图/王乐
审核/黄锦秀